你绝对想不到,在甘肃的深山里藏着这样一个世外桃源!作为一个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,每次回到这里,都会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说不出话来。
记得去年夏天,我特意请了长假回到这个魂牵梦萦的地方。当双脚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,那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瞬间涌上心头。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,而我要把这些故事讲给你听。
清晨的山间小路上,露珠在草叶间闪烁。脚下的泥土还带着昨夜雨水的湿润,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大地的呼吸。这些年,这样的乡间小路越来越少人走了,杂草渐渐占据了原本的路径。年轻人都爱走政府新修的水泥路,宽敞平坦,骑着摩托车"嗖"地一下就过去了。只有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们,还会固执地选择这条充满回忆的山路。
但你知道吗?正是这些鲜有人至的小路,藏着最动人的风景。抬头是湛蓝如洗的天空,低头是翠绿欲滴的野草。空气中飘散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,深吸一口,整个人都清爽起来。最有趣的是那些调皮的小松鼠,它们抱着松果在树丛间窜来窜去,完全不在意路过的行人。渴了万银鼎信,就捧一捧山泉水洗脸;累了,就坐在青石板上歇歇脚。
展开剩余62%山脚下的村庄像一幅水墨画,土黄色的老房子和崭新的安居房错落有致地排列着。这些老房子见证了几代人的悲欢离合,而新房子则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这种新老交替的景象,不正是中国农村发展的缩影吗?
说到奇迹,不得不提山顶上的"东粱渠"。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,老一辈人用双手创造的生命线。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,他们就靠着一锤一凿,硬是把深谷里的水引上了山巅。想象一下,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,要完成这样的工程需要多大的毅力和智慧!正是这条水渠,让上万亩旱地变成了良田,让十几个村庄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命运。
在这里,时间仿佛被调慢了节奏。清晨六点,整个村庄就苏醒了;晚上十点,家家户户都已进入梦乡。这种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的生活,在城市里简直难以想象。但就是这样的生活节奏,却让人感受到一种久违的踏实与安宁。
村里人的热情好客总能温暖游子的心。一碗酸爽可口的浆水面,一壶略带苦涩的罐罐茶,就能让你瞬间融入这里的生活。记得有一次,一位老爷爷带我去看他设在豇豆地里的捕鼠陷阱。那些用树枝和绳子巧妙搭建的装置,蕴含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智慧。看着老爷爷熟练地演示,我仿佛穿越回了农耕文明的源头。
最让我动容的是跟着父亲在田间辨认各种植物的时光。他指着不同的作物,如数家珍地说着它们的特性和用途。这些知识都是祖祖辈辈口耳相传下来的,每一株植物背后都有一个故事。我们还去祭拜了长眠于此的祖辈,在坟前摆上简单的祭品,诉说这些年的思念与牵挂。
在这个快速流动的时代,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故土,去往城市追逐梦想。但无论走得多远,心里总有一块地方是属于这片土地的。那些熟悉的乡音,那些亲切的面孔,还有清晨的鸟鸣和夜晚的虫唱,都成了记忆中最温暖的底色。
每次回到城市,面对喧嚣和忙碌,我都会想起山里的日子。那里没有车水马龙,没有霓虹闪烁,有的只是最纯粹的生活本真。也许正是这份简单,让漂泊在外的游子们念念不忘。在这个浮躁的时代,能有一个让心灵安静下来的地方,是多么难得啊!
如果你也厌倦了城市的快节奏,不妨找个时间,来这样的山村住上几天。相信我,当你赤脚踩在泥土上,当你呼吸到带着青草香的空气,当你看到满天繁星时,你会重新认识生活的意义。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,有的只是最朴实无华的生活点滴,但正是这些点滴万银鼎信,构成了最动人的生命乐章。
发布于:江西省尚红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